今年,在浙江杭州举行的第5届中国(2017·杭州)国际塑料管道交流会上,当来自欧洲塑料管材管件协会(TEPPFA)的托尼(Tony)带来欧洲塑料管道行业在回收利用方面的做法与标准时,得到了与会人士的高度关注。
这个由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管道专业委员会(CPPA)和国际塑料管道会议协会(PPCA)共同主办的全球塑料管道交流的盛会,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信息及技术交流,进一步促进塑料管道行业的生产和应用水平,促进中国以及国际塑料管道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本次会议是‘2016年(德国柏林)第18届国际塑料管道会议’的延伸会议,也是中国第5次举办国际性的塑料管道行业盛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管道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建均说,从首都北京(2009年、2011年)到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2013年)、国际大都市上海(2015年)再到美丽的西子湖畔杭州(2017年),通过国际交流提升了中国塑料管道行业的技术水平,促进行业不断进步。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管道系统应用市场。中国的‘十三五’规划重点关注了用水量、用水效率和水质3个与水相关的目标,相信凭借塑料管道产品的使用寿命长及品质优异等优势,塑料管道行业必将可通过不懈努力实现所有的目标。”PPCA第18届(德国柏林)国际塑料管道会议主席佐兰(Zoran)说,自从中国国际塑料管道交流会举办以来,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快速发展。一方面,规模较大的塑料管道企业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规模较小的塑料管道企业不断的消亡。前者是产品质量驱动的结果,后者是生产成本竞争激烈造成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塑料管道产品逐渐向更加复杂的多层管道发展,中国塑料管道产品的性能日趋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建筑和市政施工的质量水平。
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管道专业委员会统计,在国家相关政策扶持以及市场需求的拉动下,目前我国塑料管道行业仍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产量由2012年的1100万吨增长到2016年的1436万吨。近年塑料管道的出口量、出口额及平均单价均保持相对稳定增长,出口量由2012年的48万吨增长到2016年的58万吨。目前行业内前20名企业的产量已超过总产量的40%。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管道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占杰表示,技术进步是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塑料管道行业的不断发展中,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塑料管道行业目前也存在对理念创新关注不够,有的企业仍偏重产品仿制,基础技术研究不足;有的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高,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相对较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企业和行业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新挑战。
与会的国内外人士均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塑料管道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出现了许多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的研发,除了传统的供水、排水领域之外,还有许多新的领域应用和产品,新技术的出现也给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交流会上,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总工程师高立新专门介绍了集中供热预制保温塑料管工程应用技术的发展;欧洲PVC管道协会的皮埃尔介绍了PVC管道的进步与优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马保松介绍了非开挖技术及塑料管材在非开挖工程中的应用等等,众多中外新技术的交流,不仅展示了塑料管道广阔的应用空间,也让其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更加清晰。
(转载自:化工网http://news.chemnet.com/detail-2541806.html)